成今年全球最大电影票仓,但国产电影“出海”还得这么做|直击“金熊猫”
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零时,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超越北美同期票房,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
《流浪地球》《红海行动》《夺冠》……近年,中国电影诞生了不少叫好又叫座的优秀影片,也成功“出海”和海外观众见面。在本土化叙事、突出中国特色的同时,应该怎么更好地走向国际?
11月12日,2020年“金熊猫”国际传播高峰论坛电影论坛上,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喇培康、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制片人梁静、编剧束焕等行业人士分享了“出海”经验。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喇培康
喇培康:必须有个精彩的能让外国人接受的中国故事,同时还要有足够的商业元素
喇培康认为,中国电影出海,必须有一个精彩的、能够让外国人接受的中国故事,同时还应该具备足够的商业元素。
作为《建军大业》《流浪地球》的出品人,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喇培康介绍,当下海外票房最高的华语电影依然是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其次是张艺谋导演的《英雄》,海外票房接近2亿美金。当然,近几年的《流浪地球》《狼图腾》在海外票房也相当可观。
“根据这些在海外市场取得重大成功的影片,我们发现一些规律,就是中国电影要在海外市场取得巨大的成功要具备三个条件。”喇培康说,第一中国电影必须要讲一个精彩的、能够让外国人接受的中国故事,那些片子都具备这样的共识;第二,这些影片足够具有商业元素,这些影片的特效技术、场面呈现等都做得非常壮观,叙事、拍摄手法等也都是在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用设备、特技拍出来的;第三,要有品牌影响力。具备这些条件的影片在海外市场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电影制片人、演员梁静
梁静:一部成功的电影是能够让人共情的
国内电影院复工后,《八佰》《金刚川》两部战争题材电影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八佰》也已经在海外上映。该片制片人梁静说,中国电影已经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发出光亮,我们如何站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这是中国电影人的责任。在梁静看来,一部成功的电影是能让人共情的,好的故事好的人物是无国界的。“其实所有的战争片,都在呼唤世界和平,所以这种含义只要一出来,就会打破所有观众的国界。”
编剧束焕
束焕:要坚持国际化表达
著名编剧束焕则表示,中国故事要坚持国际化表达,这其中有两条路径:一是坚持类型化的表达,二是遵循国际的表达方式。“譬如好莱坞的‘三段式结构’,相对来说它很僵化,但是它管用,是一个工业化体系能够达到的有效传播。要么我们用对方的规则来征服对方,或者参考宝莱坞,始终坚持类型化的表达。”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
饶曙光:中国电影既要坚持以我为主,又要能让人产生共鸣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著名学者饶曙光表示,中国电影既要坚持以我为主,也要注意表达方式,“所谓的共情就是我们在讲述的时候要让别人愿意听,让别人能够产生这种共鸣。我们过去可能有点偏颇,太强调以我为主,就会造成别人在接受上的障碍”。在他看来,我们要用真正好的故事细节,然后用审美、用表达来吸引和感染观众。
红星新闻记者邱峻峰编辑李学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