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郫都如何行动?这场会上透露信息
2月18日,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成都市郫都区在成都市召开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动员会后,庚即召开高质量发展攻坚年暨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动员会,《成都市郫都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实施意见(2021—2025)(讨论稿)》提交大会讨论;“十大工程”牵头部门汇报了5年实施方案和今年工作计划。
根据成都市的整体部署,成都将实施这十大幸福美好生活工程: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工程、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生态惠民示范工程、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工程、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
郫都区在当天的会上,书面传达了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动员大会精神,并提出:
创新思路办法,探索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建设郫都路径。针对市民最关注的城市通勤、高品质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内容,郫都区均在会上研究讨论了相关方案。在就学方面,郫都区拟通过加快实施“幼儿良育”提升工程。加快推进43新建公办幼儿园的师资配置和设备设施配置,确保于2021年9月投用。强力推进中小学学位攻坚计划。完成郫都一中改扩建、安靖学校改扩建、古城学校改扩建、岷阳实验外国语学校改扩建、红光中学和北部新城学校新建项目,提供学位8000个。同时,郫都区还将深入实施名校、名校长、名师等“三名工程”。针对民办教育,郫都区将深化“公民办学校一体化管理”,大力提升民办民工子女学校办学水平;充分发挥优质民办学校示范作用,带动提升区域教育整体水平。在职业教育方面,则在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基础上,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深入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一批拳头专业,服务郫都区川菜产业功能区建设。
针对城市通勤提升,郫都区将力争一年见成效、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逐步实现到天府新区、东部新区“1小时”交通圈,周边区(市)县“半小时”通勤圈、区内范围“一刻钟”通勤圈。同时,进一步提升绿色交通分担率。
在绿色交通打造方面,郫都区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打造全国氢能产业示范区,据悉,绿色氢都建设列为郫都高质量发展十大动力源。今年郫都区的街头上将新增100辆氢能源公交车、加快推进新增2座固定式加氢站建设,同时开工建设东方氢能产业园。
郫都区高校众多,在青年创新创业就业方面,郫都区提出,到2025年,新落户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青年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2.5万人以上,新增实习见习岗位2000个,创建大学生创业园、青年返乡下乡创业基地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10个以上,新培训青年人才15000人次以上,推动校企合作项目数量不少于50个,发布新场景、新产品不少于500个,新筹集建设人才公寓15万平方米、2500套以上,开展覆盖区域内大(中)专院校学生创业就业培训辅导2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超过500家,“蓉漂”青年人才驿站年服务能力2000人次,建成青年社交空间、社团各50个……
郫都区委相关负责人认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既有立足当前补齐短板的现实谋划,也有着眼城市未来发展的前瞻布局,是连接市民与社会的广阔空间、消费与经济的天然场景,在推进建设的过程中将向市场释放源源不断的投资机遇;牵动和衍生相关领域产业发展,蕴含着传统产业更新、新兴产业发育的双重机遇,“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不能仅仅只靠政府推进、财政投入,必须要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努力实现投入产出总体平衡、城市价值持续彰显。”
除了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当天的会议还对郫都区下一步的高质量发展做了相关部署。
郫都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郫都区将主动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建好“示范区”,全力做大经济总量、做优发展质量、提升全局分量,切实增强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郫都落地见效。
红星新闻记者龚靖杰图据郫都区委宣传部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