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无事酒”“人情债”说不!四川本月起专项治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问题
“通过明确彩礼上限、宴席规模、招待范围、随礼金额等,约定婚丧嫁娶从简办理的具体标准,在村内醒目位置公布,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11月4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官网获悉,近日,四川印发了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其中治理重点包括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本次专项治理工作今年11月启动,2023年12月基本结束。
其中,高价彩礼具体为宣扬低俗婚恋观,索要、炫耀高价彩礼,媒婆、婚介等怂恿抬高彩礼金额,彩礼金额普遍过高等问题。
人情攀比具体为人情礼金名目繁多、数额过高,甚至为了敛财举办“无事酒”,农民群众“人情债”负担沉重等问题。
厚葬薄养具体为不履行孝道义务,丧事时间过长、丧礼中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和开展低俗活动,“活人墓”、豪华墓等问题。
铺张浪费具体为婚丧喜庆举办宴席时间过长、规模过大,盲目攀比追求档次,造成严重浪费等问题。
接下来,四川将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进村入户摸排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陋习的实际情况,剖析成因,明确治理的问题和重点乡(镇)、村。在此基础上,各县(市、区)将制定推进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明确治理目标、重点和责任分工,提出切合实际、标本兼治的工作措施,建立专项治理推进机制。
在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方面,各地要把抵制高价彩礼、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弘扬孝道、尊老爱幼等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通过明确彩礼上限、宴席规模、招待范围、随礼金额等,约定婚丧嫁娶从简办理的具体标准,在村内醒目位置公布,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在婚丧礼俗改革方面,四川将选取部分县(市、区)为第二批省级婚俗改革实验区,各市(州)确立相应的市级婚俗改革实验区;同时加强农村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积极引导文明节俭治丧和集中规范安葬;加强公墓、殡仪馆等殡葬服务机构规范管理,严格落实殡葬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收费标准和监督方式公开制度。
另外,根据该实施方案,四川将引导各地探索创建道德银行、“新风超市”、“红黑榜”和积分管理制度等移风易俗治理模式;推广“道德银行+积分兑换超市”管理,制定相应的利益分配、评定细则,鼓励实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并与村集体经济利益分配、评先评优等挂钩。同时按照“先试点再推开”的原则,各县(市、区)选择一乡一村,分类分步有序开展积分制、清单制试点,逐步扩大积分制覆盖范围,进一步激励脱贫地区农民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
红星新闻记者林聪
编辑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