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战疫一线“最后一公里”!一名退役军人的凌晨“战场”

时间 • 2025-11-06 15:25:16
最后
医疗
特殊
核酸
垃圾

7月29日,金牛区开始了新一轮区域性全员核酸检测。前方是熟悉的抗疫“战场”:排队,“大白”们采集咽拭子。还有一处“战场”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核酸采样后,医疗垃圾的转运

排队、扫码、消毒、拆棉签、采集咽拭子、装管、封管、转运……7月29日,正当金牛区驷马桥街道的核酸采样有序展开时,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一支特别的志愿服务队也“集结”完毕,这支队伍由城管执法队员组成,成都市金牛区驷马桥街道城市更新办副主任张升是这支志愿小分队的负责人。

▲医疗垃圾消杀收运现场

根据安排,在驷马桥街道辖区每个核酸采样点位进入尾声时,他们要开始一项特殊的工作——收运医疗特殊垃圾。队员们要前往各个核酸检测点位,将医疗特殊垃圾收集、消杀,再搬运上车送往垃圾暂存点,最后由专业医疗垃圾清运公司进行处理。

医疗废物安全妥善处置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被称为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收运医疗特殊垃圾,便成为了这最后一道防线的关键一环。

“这边垃圾赶紧装运”“注意安全,多消杀几次”……凌晨1点,在一处核酸采样点位的现场,张升和小伙伴们正在忙碌。“多的时候要负责三十多个点位,一个晚上跑很多趟。”张升说,遇到辖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一个晚上需要消杀、转运的医疗特殊垃圾超过900公斤。

▲医疗垃圾消杀收运现场

直到凌晨3点,队员们才得以脱下防护服,结束一天的工作。“这项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张升是一名转业军人,也是一名有着11年党龄的党员,从成都“7.22”疫情发生以来,金牛区开展多轮全域性全员核酸检测,每一次他都会和“城管蓝”的小伙伴们一起冲锋在前。

“我们是战‘疫’路上‘最后一公里’的坚守,同心合力,战疫必胜!”张升的声音很坚定。

红星新闻记者彭亮图据金牛区

编辑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