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多举措推动RCEP落地,专家:抓住原产地累积规则红利,促进区域内贸易合作

时间 • 2025-11-04 04:08:34
开放
实施
协定
原产地
规则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2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国内相关工作汇报,要求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产业升级;部署完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退出相关政策,提升市场主体活跃度。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这是继去年11月18日、12月1日之后,国常务会第三次就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落地生效作出系统部署。

2月3日召开的国常会指出,推进RCEP落地实施,是扩大开放进而促进改革的重要举措。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有关部门加快协定生效国内相关对接准备工作。目前,协定条文司法审查、货物贸易关税减让承诺表转换方案制定已完成,原产地累积规则实施技术准备取得实质进展,对协定涉及的701条约束性义务85%已做好履行准备。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红星新闻,RCEP不只是一个普通的贸易协定,它的体量足够大,能够影响到我国的产业分工、结构、竞争力等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同时,在当前涌动“逆全球化”潮流之时,RCEP创造了一个让区域合作更加紧密的开放合作的环境,为成员国的经济贸易增添了机遇与活力。

抓住原产地累积规则红利

强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

据商务部网站显示,RCEP由东盟于2012年发起,是一个现代、全面、高质量、互惠的大型区域自贸协定,也是目前全球体量最大的自贸区。2019年,RCEP的15个成员国总人口达22.7亿,GDP达26万亿美元,出口总额达5.2万亿美元,均占全球总量约3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接受红星新闻采访表示,推进RCEP落地实施,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也是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步。

为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国常会提出,充分认识实施原产地累积规则有利于降低享受关税优惠门槛、促进区域内贸易合作、稳定和强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抓紧推进国内相关管理制度改革,制定原产地管理办法和实施指引,完善业务流程,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技术准备,确保协定生效即可落地实施。

崔凡认为,原产地累积规则是RCEP协定中最为关键、最具价值的规定。他解释,我国之前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大都是双边自贸协定,原产地规则大多是实行双边累积制度,例如商品从A国进入到自贸伙伴B国,需要达到A国的增值标准或生产要求,如当地增值40%以上,或者加工使得税则号码转变,才能被认定为A国的原产货物,享受B国优惠关税,最多可以将B国原产的材料累积计算。RCEP则不同,商品从A国进入到自贸伙伴B国,可以用协定中多个缔约方的原产中间品,达到所要求的增值标准或生产要求,这样A国享受B国优惠关税门槛可显著降低。

崔凡指出,RCEP协定下承诺的关税水平并不一定比现存的区域内各种自贸协定低,有些产品的RCEP关税还会高于现有自贸协定或优惠贸易安排协定的水平。除了中日贸易,中国与其他区域内贸易伙伴的贸易并没有有明显的关税下降,然而,正是由于有原产地累积制度,15国这样大范围内的累积将使得获取优惠关税更为容易,这大大提高了RCEP对企业具有的价值。

对于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的作用,白明进一步解释道,对于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的国家而言,过去由于关税壁垒,它产业链很难延长。随着RCEP成员国实施原产地累积规则,成员特别是产业结构单一国家可以利用RCEP内部的各种产业分工,实现产业链的延长优化,生产资源要素的互补。

白明表示,我国要发挥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链供应链长的优势,抓住原产地累积规则带来的RCEP缔约方内商品自由流通的机遇,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适应协定实施后竞争更充分的新形势

专家:还需统筹开放与安全

国常会上还提出,适应协定实施后更加开放环境和竞争更加充分的新形势,对标国际先进产业水平,梳理完善我国制造业质量标准、规则等,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提高产品质量实现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开放当然是好的,但是开放的成本也不能够忽视。”白明表示,RCEP协定实施的同时,倒逼一些国内原本缺乏竞争的产业、企业增加紧迫感,提质增效,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特别是劳动密集型、资源要素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

崔凡则指出,协定实施需统筹开放与安全,要有整体国家安全观。

他介绍,去年12月国常会曾就RCEP落地进行部署,要求落实投资负面清单承诺,清单之外不得新增外商投资限制。“也就是说除了是很少数的在负面清单上列出来的领域和措施之外,相关领域的开放程度要做到内外资一致,不得实施其他限制措施。”

崔凡认为,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同时,符合国际规则的监管也需相应配套。

协定实施后国内法规如何完善?

专家:建立统一性和包容性兼顾的国际竞争规则

此外,国常会要求,围绕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做好提升标准、完善规则等相关准备。加强部门协同,对照协定规定抓紧完善国内相关法规政策,选择重点领域分行业制定实施方案,并推动成员国加快开展关税承诺表转换、产品特定原产地规则转版、原产地规则实施指引磋商,为协定生效实施做好制度保障。

同时,加大协定实施相关培训力度,帮助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熟悉协定规则内容和成员国关税减让情况,熟练掌握原产地证书申领程序、证明材料等要求。引导企业增强转型升级紧迫感,增强专业精神和精益求精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本领。

崔凡表示,以上措施表明,我国正在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他进一步阐释,制度型开放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求国内的各项制度规则,特别是边境后规则更加完善,另一方面通过签署RCEP等协定本身,推动我国与其他缔约方进行规则制度衔接,“通过制度协调,建立统一性和包容性兼顾的国际竞争规则。”

崔凡补充道,中国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非常大。作为RCEP协定缔约方,我们要以自身行动积极推动协定落地生效,在此之前还需要做大量努力。

红星新闻记者张炎良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