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国家卫健委发布最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来听新闻

时间 • 2025-07-31 09:41:12
疫情
病毒
症状
可疑

2020年2月3日星期一

庚子鼠年正月初十

语音2020.2.3语音2020.2.3

07:50未知来源

播放

2月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第一版)》,其中分别对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员防控,以及幼儿园(或学校)、养老院防、办公场所、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居家隔离等特定场所防控做出了明确规定。

【特殊人群防控指南】

老年人防控指南

1.确保老人掌握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个人防护措施、手卫生要求、卫生和健康习惯,避免共用个人物品,注意通风,落实消毒措施。倡导老人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

2.老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自我隔离,避免与其他人员近距离接触。

(2)由医护人员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视病情状况送至医疗机构就诊,送医途中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曾与可疑症状者有无有效防护的密切接触者,应立即登记,并进行医学观察。

(4)减少不必要的聚会、聚餐等群体性活动,不安排集中用餐。

(5)若出现可疑症状的老人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其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观察。病人离开后(如住院、死亡等),应及时对住所进行终末消毒。具体消毒方式由当地疾控机构的专业人员或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操作或指导。没有消毒前,该住所不建议使用。

儿童防控指南

1.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不参加聚会。

2.外出一定要戴上口罩,记得提醒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戴好口罩。

3.作息规律,健康饮食。饭前便后认真洗手。在家多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做体育运动。

4.从现在起,养成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嘴巴、鼻子的习惯。

5.如果有发烧、生病的情况,一定要配合爸爸、妈妈及时去医院就医。

学生防控指南

1.寒假期间

(1)有疫情高发地区(如武汉等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学生,自离开疫情高发地区后,居家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

(2)各地学生均应尽量居家,减少走亲访友、聚会聚餐,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

(3)建议学生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并根据社区或学校要求向社区或学校指定负责人报告。

(4)寒假结束时,学生如无可疑症状,可正常返校。如有可疑症状,应报告学校或由监护人报告学校,及时就医,待痊愈后再返校。

2.返校途中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和部位。

(3)旅途中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

(4)留意周围旅客健康状况,避免与可疑症状人员近距离接触。

(5)若旅途中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并视病情及时就医。

(6)旅途中如需去医疗机构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7)妥善保存旅行票据信息,以配合可能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

【特殊场所防控指南】

幼儿园(或学校)防控指南

1.返校前有过疫情高发地区(如武汉等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学生,建议居家观察14天期满再返校。

2.学生返校后应每日监测体温和健康状况,尽量减少不必要外出,避免接触其他人员。

3.学生与其他师生发生近距离接触的环境中,要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尽量缩小活动范围。

4.学校密切监测学生的健康状态,每日两次测量体温,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如发现学生中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刻向疫情管理人员报告,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

5.学校应尽量避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教室、宿舍、图书馆、活动中心、食堂、礼堂、教师办公室、洗手间等活动区域,建议加强通风清洁,配备洗手液、手消毒剂等。

6.校方对因病误课的学生开展网络教学、补课,对于因病耽误考试者,应安排补考,不应记入档案。

养老院防控指南

疾病流行期间建议养老机构实施封闭式管理,原则上不接待外来人员走访慰问,老人不能离院外出,不再接受新入住老人,必须外出的老人,回到养老院后应密切观察。

1.日常预防措施

(1)确保工作人员和护养老人掌握相关知识,避免共用个人物品,注意通风,落实消毒措施。建立老人和工作人员的健康档案,每日开展晨检和健康登记。

(2)工作人员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去医院就诊排查,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其他传染性疾病后,方可重新上岗。

(3)建立探访人员登记制度,如探访人员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应拒绝其探访。所有外来探访人员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4)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至少每半日开窗通风30分钟以上;不宜开窗通风的,应配备机械换气通风设备。冬季开窗通风时,应注意避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感冒。

(5)倡导老人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6)预备隔离房间,以供未来出现可疑症状的老人隔离治疗使用。有症状的老人应及时予以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老人。

2.有老人出现可疑症状时

养老院中有老人出现可疑症状时,及时对该老人单间自我隔离,由医护人员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视病情状况送至医疗机构就诊,并暂停探访活动。

办公场所防控指南

1.工作人员要自行健康监测,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不要带病上班。

2.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者,工作人员应要求其离开。

3.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4.保持办公场所内空气流通。保证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加强开窗通风换气。

5.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

6.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交通工具防控指南

(包括飞机、公交、地铁、火车等)

1.发生疾病流行地区的公共交通工具在岗工作人员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并每日做好健康监测。

2.公共交通工具建议备置体温计、口罩等物品。

3.增加公共交通工具清洁与消毒频次,做好清洁消毒工作记录和标识。

4.保持公共交通工具良好的通风状态。

5.保持车站、车厢内的卫生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6.做好司乘人员的工作与轮休安排,确保司乘人员足够休息。

公共场所防控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商场、餐馆、影院、KTV、网吧、公共浴池、体育馆、展览馆、火车站、地铁站、飞机场、公交汽车站等公共场所。

1.公共场所工作人员要自行健康监测,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不要带病上班。

2.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者,工作人员应要求其离开。

3.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4.保持公共场所内空气流通。保证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加强开窗通风换气。

5.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

6.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7.疾病流行地区,公众应尽量减少前往公共场所,尤其避免前往人流密集和空气流通较差的地方。

居家隔离防控指南

1.居住空间安排

(1)可疑症状者需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并拒绝一切探视。

(2)家庭成员应生活在不同房间,如果条件不允许,应至少保持1米距离,分床睡。可疑症状者应减少活动,限制居住空间,确保需要共用的空间(如厨房和卫生间)通风良好(保持窗户持续开放)。

2.照顾者安排

最好固定一位家庭成员照顾,这位家庭成员应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且没有慢性疾病。

3.防止传播

家庭成员与可疑症状者在同一房间时,都应该佩戴与面部严密贴合的医用外科口罩。随时保持手卫生,避免直接接触身体分泌物,不要共用任何可能导致间接接触感染的物品。

4.污染物的处理

使用过的手套、纸巾、口罩以及其他废物都应该放在患者房间专用的垃圾袋里面,标记为污染物再丢弃。

5.出现以下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居家隔离并及时就医

(1)出现呼吸困难(包括活动后加重的胸闷、憋气、气短)。

(2)出现意识问题(包括嗜睡、说胡话、分不清昼夜等)。

(3)腹泻。

(4)高烧超过39℃。

(5)其他家庭成员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

来源:健康中国

综合资讯

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军队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于2月3日起承担武汉火神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科医院医疗救治任务。该医院主要救治确诊患者,编设床位1000张,开设重症监护病区、重症病区、普通病区,设置感染控制、检验、特诊、放射诊断等辅助科室。

国家邮政局:生冷鲜物品不建议在疫情防控期间交寄

国家邮政局印发疫情防控期间营业网点操作规范。规范提出,由于邮件快件消毒等因素,生冷鲜物品不建议在此期间交寄。

工信部:口罩实际产能已恢复60%

2月2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表示,目前我国口罩实际产能已恢复60%。不过工信部还称,对各地消毒和防护等重点物资进行梳理发现,以医用防护服和N95口罩为代表,重点医疗防护用品依然紧张,国内口罩等相关物资的产能与需求还有很大缺口,相关物资只能优先保障武汉和湖北。

生态环境部:确保出水粪大肠菌群数达标

生态环境部1日发布通知,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要督促城镇污水处理厂切实加强消毒工作,确保出水粪大肠菌群数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当前公共场所和家庭为防控疫情多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水余氯量可能偏高,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要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确保出水达标;加大农村医疗污水处置的监管力度,防止病毒通过医疗污水扩散。

财政部:确保居民不因担心费用问题而不敢就诊

财政部印发通知,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工作,全力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居民不因担心费用问题而不敢就诊,确保各地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

商务部:部分城市恐慌性集中采购明显缓解

据商务部消息,目前,全国市场供应从面上来看总体稳定,前期部分城市出现了恐慌性集中采购明显缓解,但当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要进一步落实好“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稳定供应,重点增加蔬菜供应;加强产销衔接,确保关键时刻生活必需品找得到、调得快、用得上。对于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市场投机行为,发现一起就要严厉打击一起,绝不姑息。

交通部: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延长至2月8日

2月2日,交通运输部宣布,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扎实做好错峰返程和疫情防控工作,经国务院同意,将2020年春节假期收费公路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截止时间延长至2020年2月8日24时。

00:07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一次性医用护目镜严格消毒后可重复使用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日前印发《关于疫情期间防护服进口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为满足疫情防控需要,从国外紧急进口符合日美欧等医用防护服标准的产品,企业能够提供境外医疗器械上市证明文件和检验报告,并作出产品质量安全承诺的,可以应急使用。在一次性医用护目镜供给不足的紧急情况下,经严格消毒后可重复使用。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邱海波:救治成功率高于甲流和禽流感

邱海波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发病基数较高,重症病人数量看上去较大,但从数据统计来看,重症或者危重症的病人应占确诊病人百分之十多一点,整体来说不高,如果从救治成功率来看,远高于甲流和禽流感。

节后不敢坐公交?专家:戴口罩、勤洗手大大降低传染风险

节后复工在即,很多人担心上下班乘公交有感染病毒风险。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傅华表示,隔离是防控传染病、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同时每个人也要对疾病传播途径有科学认知。目前最重要的是预防飞沫传播,要戴口罩,勤洗手,避免飞沫经过手传播到鼻子、眼睛等,使病毒经过粘膜进入体内。如果能做好上述注意事项,乘坐交通工具等,传染的风险会大大降低,没有必要过度恐惧。

重庆3日起对主城区道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疫情,重庆市决定对主城九区(含两江新区、高新区)道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对重庆主城区道路全天24小时实施机动车号牌(含临时号牌)实行单日单号通行,双日双号通行(号牌尾数为英文字母的以号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为准)。从事疫情防控、医疗救护、应急抢险、殡葬服务、生产生活物资运输的车辆以及制式特种车辆、公共汽车、巡游出租车等不受该通告限制。

天气

2月3日08时至4日08时,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北部、吉林东部、川西高原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广西东北部、广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25~40毫米)。内蒙古中东部、河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