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日记丨战疫中度过40岁生日,内心“不惑”:一定能战胜疫情
“7.15”疫情发生后,成都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落实各项防疫措施。高温酷暑下坚守的“大白”、不辞辛劳的志愿者、为防疫人员送去清凉的普通市民和商家……这座城市的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抗疫“斗争”中。红星新闻推出“抗疫一线日记”,讲述抗疫一线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成都市金牛区综合执法局(城管局)汽车队党支部副书记周勇刚的抗疫故事。三天前,他在疫情防控一线度过了自己的40岁生日。
周勇刚在封控小区做志愿者
7月17日,首开龙湖紫宸小区(一期)3栋被划为高风险区,实行封控管理。当时,我立即报名做了志愿者。其实不需要什么理由,我是党员,也是退役军人,人民需要的时候,当然应该冲锋在前。
妻子同样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我们彼此理解。17日下午,我和她打了个招呼,又把60多岁的父母接到家里照顾小孩,安排妥当后,带了几件衣服就去报到了。
周勇刚为住户送物资
我和其他小伙伴被安排到了“应急组”。因为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封控措施,于是我们12人负责3幢1、2、3单元297户居民的生活物资、物品配送及快递入户工作,协助住户与外面沟通。说起来,这个工作并不复杂,但工作量还是不小:一天下来,我们每个人送货的步数都要“破万”。
最不舒服的就是穿防护服。“大白”装备六件套:防护服、口罩、头发罩、面罩、胶手套、鞋套,全密封。穿上这一套装备再搬物资、送货,一方面闷热、潮湿——双手经常被汗泡得发白,最近甚至还长了湿疹,很痒;另一方面,这套装备一旦穿上就不能随便脱下,因为脱下来就意味着这套物资报废了,所以我们也不敢多吃多喝。
穿防护服后,手被汗水泡得发白
但做志愿者也是舒服的。住户们很理解、配合我们的工作,经常在签收我们送上门的物品时,会硬塞给我们水果、饮料来表示感谢,我和小伙伴们都遇到过,心里很欣慰。
周勇刚和他的小伙伴们
7月22日是我的生日,40岁了。往年生日过得很简单,一家人在一起吃个饭,欢聚一堂就很开心。今年的生日没有家人聚会和蛋糕,但也最为特别,令我印象深刻。“四十不惑”,我的内心更加坚定: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战胜疫情。
根据成都市金牛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自2022年7月24日20时起,将金牛区营门口街道首开龙湖紫宸小区(一期)3栋的风险等级由高风险区调整为中风险区,将金牛区营门口街道首开龙湖紫宸小区(一期)1栋、2栋(含楼栋底层商户)的风险等级由中风险区调整为低风险区。
7月24日,我们下沉社区的党员进入酒店隔离。也就是这一天,首开龙湖紫宸小区(一期)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被金牛区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作为这个临时党支部的副书记,我很开心。
红星新闻记者彭亮整理图据受访者
编辑张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