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纾困政策发布第二天,成都郫都区这家企业宣布:投资、扩产能

时间 • 2025-11-01 08:37:08
工厂
智慧

9日下午,城里瓢泼大雨,30多公里外,郫都区安德街道的阳光却“跃跃欲试”。四川天味家园食品有限公司(简称“天味家园”)就在镇上,公司“智慧工厂”的中控室里技术人员正讨论着屏幕上生产环节的数据,调味料香气弥漫。最近半个月,天味家园的产能大幅提升。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这得益于半个月前“智慧工厂”的投产。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企业却投资、扩大产能,总经理谭体波解释,是“希望开启高质量竞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值得注意的是,投产前一天下午,郫都区出台了助企纾困的20条政策措施。“我们正持续关注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也在积极对接申报。”

不久前,公司一名员工获得“郫都工匠”的称号。助企政策、人才,以及周围一点一滴的变化,都令谭体波对未来充满信心。

▲智慧工厂内

增投资、扩产能

郫都区这家企业投产“智慧工厂”

见到谭体波的时候是9日下午2点过,他刚刚结束了一场会议。谭体波是天味家园食品总经理,天味家园是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者是一家专业从事调味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三位一体”的大型食品上市企业。半个月来,谭体波感受很深,“现在客户的订单基本都能在时效内交付,完全满足了需求,没有过往订单排队的现象了。”另一方面,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提升。这些得益于天味家园的“智慧工厂”。

什么是“智慧工厂”?谭体波提到了两个词:自动化、数字化。资料显示,整个智慧工厂采用MES智能化操作系统,数字化手段指挥调度配料、运输、炒制、包装、清洗、入库全流程。现场记者注意到,“智慧工厂”有4层楼,除了中控室,厂区内很难看到工作人员——即使中控室内也只有四五个技术人员,紧盯着屏幕上反馈回来的生产环节的数据;运输环节看起来更像是电商仓库的分拣系统,机器人小车来回穿梭。据介绍,智慧工厂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单线产能提升超2倍、人均效能提升超6倍、单件制造成本下降近40%。

“智慧工厂”在今年5月25日正式投产,然而如果结合当下背景,这个举动就会令人困惑: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一些市场主体困难,郫都区这家企业为什么还会增加投资、扩产能?

▲工作人员正在讨论

助企政策、人才招引

企业:有信心开启高质量竞争

为什么有这样的安排?谭体波告诉记者,企业关于智能化的计划由来已久,首先的考量是产能和品质,“以前客户的订单都要排队,很无奈。”此外,也有用工方面的压力:“人力成本上升,企业也希望摆脱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

2020年之后,受疫情、国际局势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不过,这没有改变天味家园的想法。今年5月25日,公司的“智慧工厂”正式投产,时间已晚于公司预期,“国内一些地区的疫情影响了设备的运输、交付,以及技术人员的培训。”

设备之外,“智慧工厂”更在乎的是人。“我们也在成都多所高校招聘毕业生,进入工厂培训、上岗。”谭体波坦言,工厂的区位优势并不太吸引人,不过无论是企业,还是郫都区,都在通过多种办法招引人才并且留下人才。资料显示,全集团吸纳有技术人员170余人,专职研发人员70余人,其中硕士、博士、高级职称以上的尖端人才占比超40%,就在不久前,天味家园的一名品控负责人还获得了“郫都工匠”的称号。

▲智慧工厂内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正式投产前一天(24日)下午,围绕工业、商贸服务业、文旅业、建筑业、要素保障等5个方面,谋划市场主体急难愁盼的惠企政策,郫都区出台《成都市郫都区支持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促进经济稳定增长20条政策措施》。更早之前,成都市也出台了《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谭体波表示,公司持续关注政府的助企纾困措施,并在积极对接和申报。

助企政策、人才,以及周围一点一滴的变化,都令谭体波对未来充满信心,“希望以智慧工厂的引入,开启高质量竞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红星新闻记者彭亮图据受访者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