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人大代表建议:家校社会共同努力,让留守儿童告别“小焦虑”

时间 • 2025-08-02 00:48:11
活动
社会
心理
儿童
留守

2024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丰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让更多孩子告别‘小焦虑’、不当‘小胖墩’、不戴‘小眼镜’”!

如何让孩子告别“小焦虑”,是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简阳市云龙镇新乐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袁春梅一直关注的问题。“我今年提交的建议就是关于深度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2月3日,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袁春梅表示,由于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容易造成亲情饥渴,性格内向、孤僻。“就以我所在的云龙镇为例,孤儿5人,困境儿童16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7人,留守儿童128人。”

▲袁春梅

袁春梅表示,这些留守儿童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健时期,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行为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袁春梅建议,学校和社会应该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提供帮助留守儿童的平台。学校可以组织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课程,帮助他们理解和面对分离的困惑和痛苦,培养自信心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在课堂上,老师还可以鼓励留守儿童进行表演和演讲,提高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力。社会组织也应该参与进来,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拓宽他们的视野。

此外,袁春梅还建议,社会和家庭也应该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父母可以争取更多的假期时间,回家陪伴孩子。社会应该加强就业机会的提供,减少父母外出打工的需要,鼓励就近务工,尽量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同时,要完善相关政策,加强留守儿童的保护措施,增加各类救助和安全保障机制。最后,还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关注,树立社会共同关心儿童的意识。社会各界也可以组织志愿者前往农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帮助他们建立起更加温暖的家庭和学习环境。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应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层面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关爱和支持,让他们能够享受到与父母共同成长、快乐学习的权利。”袁春梅表示,她所在村委会已经组织了多场社工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的互动活动,如开展线下面对面交流活动、心理辅导活动、司法相关咨询活动等,以及我们的一些手工活动。“我们组织这些活动,旨在引导留守儿童敞开心扉、倾诉心事,最终达到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的心理问题的目的。”

“类似的一系列活动,我们已经持续办了一年多,产生了一些成效。”最后,袁春梅表示,前不久她刚完成2023年全年的相关数据统计,发现她所在云龙镇中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数量已出现下降趋势。“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留守儿童中,已经有17名出现了明显的好转。未来,我也将持续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红星新闻记者胡谦摄影记者王效

编辑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