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干部群众热议省委工作会议: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创”的勇气,奋力冲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时间 • 2025-11-08 07:33:15
产业
成都
驾驶
发展
经济

7月23日,四川省委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进一步动员全省上下振奋精神、坚定信心,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好下半年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当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四川省经济在艰难恢复的关键节点遭遇内外多重冲击。在爬坡上坎、不进则退的关键节点,挑战和机遇并存,四川如何贯彻落实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相关精神,紧紧围绕稳住经济大盘,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省委鲜明把“拼经济”摆在最突出位置。

省委有部署,成都有响应。成都市直部门和国有企业拿出了干的劲头和拼的精神,市场主体也信心十足。

政府部门抓落实

成都市发改委:

聚焦“拓需求、降成本、给机会”

加强助企惠企政策力度

“我们将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创’的勇气,想方设法稳定经济增长。”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做好下半年全市经济工作,积极应对内外复杂局面,成都市发改委将深入落实“两稳一保”、产业建圈强链、重大项目攻坚、四大结构调整等重点任务,强化政策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全力以赴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维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成都城市风光红星新闻王效摄

省委工作会议强调,把稳市场主体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分类施策、救拉并举、支持自救,深入开展助企惠企活动。

上半年,成都在4月出台了“助企30条”,分层分业帮扶企业减负担、渡难关;6月出台了“稳增长40条”,着力推动企业拓市场、保订单、稳经营,促进经济加快恢复。下半年,成都市将持续巩固助企惠企系列政策成效。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保持政策延续性的同时,将推动政策着力点由短期救助向激发内在活力转变、由稳住存量向做大增量转变,聚焦“拓需求、降成本、给机会”等重点方向加强政策力度,增强企业自我“造血”能力。同时,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发挥政策乘数效应。

把抓项目、促投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也是省委工作会议上的要求。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成都将抓好已签约项目落地转化,尽早实现投资形象进度。突出抓好产业投资,制定工业投资“在建项目50强”“招引项目50强”清单,以“清单制+责任制”促进产业投资增长。

在打通产业循环堵点上,成都将坚持抓重点,突出支柱产业、战新产业和未来赛道的链主企业,以链带链,“一对一”专班帮扶重点企业稳定生产、市场拓展、项目推进。通过搭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中供需对接平台,促进企业间相互采购、互为配套。

研究机构看好

仲量联行华西区研究部总监朱建辉:

今年下半年,成都市场预计还将加速复苏

“刚刚公布的经济数据已经显示,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成都经济发展符合预期。”仲量联行华西区研究部总监朱建辉表示。

四川省委工作会议提出,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超常举措保运行稳大盘,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

朱建辉对此很有信心。他提到,成都市场仍在供需两端展现出较强的韧性。6月开始,消费客流显著回升,市场出现复苏迹象,让市场主体和研究机构对成都接下来的表现更具信心。

▲成都国际金融中心图据成都IFS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提到,消费要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创新打造更多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精心办好消费促进活动,因地制宜出台引导性政策,全面激活生活消费,积极促进大宗消费,尽最大努力把消费需求充分释放出来、激发起来。

朱建辉注意到,成都从5月开启第一轮2.4亿元“消费券”发放,核销率达94.3%,涉及品牌1.3万个、门店3.2万家,吸引社会广泛参与。6月,成都又携手京东、唯品会和美团三大平台推出线上版“成都消费券”,与“618”网购节重合,多重刺激消费释放。

“从某种程度上看,成都已经显现了积极发展的一面。”他说,通过整合商业资源,聚焦商业新场景,成都迅速推出各类创新促销活动,多重利好因素将助推消费市场在下半年回暖。

在零售地产方面,下半年,预计成都优质零售物业市场将迎来65.2万平方米新增项目入市,集中在城南金融城的交子公园商圈和天府新区,其中不乏成都SKP等大体量“重量级”商业项目开业,市场活力持续迸发,城市‘双核’格局将更加均衡。

“今年下半年,成都市场预计还将加速复苏,将吸引更多现代服务业、制造业企业落地。”朱建辉说,这也将帮助成都持续吸引高端人才落户,加快融入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国有企业有担当

成都锦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高崇慧:

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建圈强链”

省委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刻把握总书记对四川发展总体要求的战略指引,坚定用以统揽新时代治蜀兴川各项工作,时刻对标对表,确保落地落实。要深刻把握总书记对四川发展着力重点的靶向分析,立足四川实际、突出四川特点,做强做大优势、补齐补全短板,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

▲成都春熙路、太古里商圈

成都锦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高崇慧表示,作为国有企业,下一步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最坚决的行动把中央、省委关于粮食生产、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要求和企业产业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感恩奋进、起而行之,围绕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规划,精准发挥百亿级乡村振兴基金核心引导作用,加速推动成都区(市)县乡村振兴子基金群构建,撬动社会资本精准投入乡村振兴领域,并充分发挥融资租赁、小额贷款、产业基金等金融牌照优势,着力搭建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引导金融服务和金融资本聚焦现代种业产业链、农产品供应链、农商文旅体等领域,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建圈强链”,为提升成都平原经济区在全省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引领带动作用贡献力量。

市场主体有信心

构建数字经济高地,成都充满机会

省委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构建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充分释放数字化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益,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同时,要助力企业稳定生产、拓展市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2日上午9点起,百度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宣布在成都开启示范运营——这也意味着,自动驾驶出租车在成都的首次落地。

“当前自动驾驶需要更多场景,来验证车辆在实际道路上自动驾驶的能力。”百度智能交通四川业务部副总经理杜雨说,目前,成都已向自动驾驶开放了场景,并为车辆发放牌照,在自动驾驶赛道上,成都充满机会。

▲停在路边的自动驾驶测试车

杜雨透露,此次自动驾驶载人测试的示范区域为新川创新科技园,涉及10平方公里范围,共设置20个上下车点位。运营的8辆自动驾驶出租车为四川省首批“上牌”的自动驾驶汽车,此前已经过4个多月的测试,8台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测试里程已超10万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让“聪明的车”接驳“智慧的路”,成都高新区新川创新科技园智能驾驶项目对新川创新科技园片区单向约30公里(双向约60公里)的道路上的35个路口进行了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包括车路协同智能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建设等,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

当前,成都市正加快建设智慧蓉城。今年6月出台的《成都市“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指出,围绕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三大重点领域,推进智慧化应用场景建设。

“我们还将在指定的示范区域内加快推动开展自动驾驶公交车、无人零售、无人清扫等示范应用,并积极探索商业化运营服务。”杜雨说,企业发展与城市密不可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向公众展示了未来出行的新形态,为城市绿色数字化出行建立了示范样板,“这也将助力智慧蓉城建设,推动成都落实国家“双智”试点城市的要求”。

▲成都新川创新科技园附近路段无人驾驶公交正在进行路测

构建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也让成都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唐勇感慨万分。

为了解决广大医院临床科室尤其是急诊科对于精准、快速、多项联检诊断的迫切需求,成都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多项底层技术创新,开发出国内首创的碟式微流控POCT(即时即地快检)联检芯片,只需加一次样本,无需其他操作即可在15分钟内得出最多9个检测项目的精准定量诊断结果,并首次实现将精准诊断前移至救护车上。目前,其产品正陆续在全国各地装机入院,待全面普及后,普通民众就医时等待检验结果的时间将会明显缩短。

“中国中西部的即时诊断相较于沿海更落后,只有离缺失即时诊断的地方越近,才能真正意义上为基层医疗做实事。”唐勇表示,微康生物也将持续聚力创新,与城市共成长,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同样备受鼓舞的,还有医联创始人、CEO王仕锐。

2014年6月,王仕锐在成都创办医联,四年后晋级为“独角兽”企业。该互联网医院深入研究每一个病种,搭建疾病管理体系,为医患营造规范有效的院外疾病管理环境,能够对慢病患者从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四大阶段提供高效的疾病管理服务。

王仕锐表示,未来医联将持续不断完善在大健康领域的多元化布局,使医联最终成长为一家业务覆盖“互联网+医疗健康”全产业链的综合性创新医疗领军企业,为“健康四川”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助力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钟茜妮邹悦彭祥萍

编辑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