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聊天最让人讨厌的四种行为,第一种所有人都遇到过|阡陌的述说
WEIXIN
WEIXIN
聊天中最让人讨厌的四种行为
微信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之相关的各种话题也成为热门,比如:发送朋友圈的频率,从微信头像看性格,如何通过微信来判断男友对自己是真爱还是假意等等。
说到微信聊天,想必大家心里都有不愿意聊天的对象,因为这些人某些言行举止让人实在喜欢不起来,只想敬而远之。
今天讨论一下微信聊天中让人讨厌的四种行为,第一种可能所有人都遇到过。
1
发了“在吗”后就没有下文
就“在吗”两个字,曾引起大家的强烈讨论,很多人认为这是非常没有营养又浪费时间的两个字,有事就说事,干吗每次聊天都先问在不在。还有人觉得,在这两个字背后肯定没有好事,比如帮忙、借钱。所以看到这两个字就会提心吊胆,不知道怎么回,尤其是面对那种平常关系一般又不怎么联系的人,突如其来打招呼肯定没有好事。
生活中还有一种人,每次发来一句“在吗”,在你回应后,他又玩消失。于是心里又纳闷又气愤,这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拿我寻开心,还是闲得发慌。
下次他再这样,只好回答不在。
2
发长语音
不知道那些经常发超过30秒长语音的人是什么心态,打个字难道就那么难吗?
有网友说,闺蜜前几天跟她吐槽,她上周收到同事小王的多条语音轰炸,每一条都是60秒。
她说,真的是不想听,但碍于面子又不得不听,毕竟是同事发来的,估计跟工作有点关系。
机智的她直接点了“语音转文字”,但是同事小王的普通话很不标准,识别出来的文段,比文言文还难懂。无奈之下,她只好每一条语音都点开来听。
但是,小王的语音信息又夹杂很多不必要的语句,比如各种“嗯”、“啊”、“那个”,还有经常卡壳,然后重复某句话。
对于发过来的长语音还要一条一条去听,如果是在公共场合,难免会听不清楚,原本一两分钟快速浏览文字能看明白的事,还得从头一句一句耐着性子去听,如果有事中断,回头再听,又得从头来过,很是耽误时间,也着实让人无奈。
3
突然的语音和视频聊天请求
在微博上看到有网友吐槽说,当时自己有事要做,手机也刚好在充电,但是,这个时候有人突然打视频过来。
他还以为有什么急事,于是放下手头上的工作接听了,然而对方只是问吃饭了吗。
等他反问有什么事,那人却说:“我刚才给你发消息,怎么不回?”
他后来看了聊天记录,从信息送达到发来视频请求,才过了5分钟而已!关键是对方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事。
虽然微信的存在是为了方便大家的沟通交流,但是不代表你可以随时向别人拨打语音或视频聊天。
即使有时间看微信,也需要时间去想,甚至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寻找资源和方法才能解决问题。
如果不是马上需要得到回复的事情,请发信息。
如果确实要讨论,那请先询问是否方便(当然,很紧急的事情除外)。
大家都很忙,没有谁会整天守着手机,就等着给你回信息。
你闲的时候,可能别人正忙得焦头烂额,没有谁喜欢在忙的时候接到一个无关痛痒的通话请求。
把“什么时候回复”的选择权还给对方,是微信社交中的一种礼貌。
4
总是发了消息后撤回
有些人不知道是太随心所欲,完全不过脑子,想到什么就发什么,事后又觉得不合适立马撤回,还是做事太顾虑,总怕自己说的话没有表达出真实的想法,或者对方看到后会引起误会,于是每次发了后又撤回重新编辑。
其实偶尔这样无所谓,就怕每次都这样,明明看见他给你发了几条微信,打开后却是一连串撤回消息的提示,浪费时间和表情。
要么别发,要么想好再发。
以上列举的四种类型,你最不喜欢哪种行为?请在评论区留言。
文末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END
欢迎向《阡陌的述说》栏目写信
如果您遇到什么困惑
或者有什么想说的话
请给我们留言
阡陌的述说
希望给您带去力量
成为您前行路上温暖的朋友
阡陌的述说在农视网等你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阡陌的述说”栏目
来源|悟空看飞遗、鱼籽酱文化
图片、视频|千图网
主播|辛嘉宝
摄像|秦鹏
编辑|李滟
责编|康轩山
主编|张玮
监制|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