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劣化肥坑农,执法人员玩起“捉迷藏”!农民的利益谁来维护?丨追踪报道

时间 • 2025-07-26 09:19:49
化肥
生产
记者
执法
我们

此前

中国三农发布记者

对贵州省独山县的

化肥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

权威机构检测显示

当地农民购买的几种化肥

都是“问题肥”、“劣质肥”

这其中就包括

当地化肥生产企业生产的肥料

《聚焦三农|贵州:农村化肥销售乱象》

▲点击查看调查回顾

化肥等农资商品

关系着农民利益

更关系着粮食安全

为了能尽快打击假劣化肥

中国三农发布记者决定

把这些线索

向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举报

跟随我们的记者

一起来看追踪报道

▲完整视频

《聚焦三农|“贵州:农村化肥销售乱象”追踪报道》

3月31日,记者来到贵州省独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向执法人员举报“问题肥”、“劣质肥”的情况。

贵州省独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

受理了以后,我们在7个工作日内反馈初步调查结果

记者在询问执法人员能否少走流程、特事特办时,执法人员表示他们也很忙,还有一个农资肥料打假案件在做。

00:21

春耕在即,能早一天打击假劣化肥,就能早一天保护农民权益、早一天保护粮食安全。一再要求之下,执法人员终于答应前去执法。第一站就是记者曾蹲守过的仓库。

中国三农发布记者杨汶:

00:14

当时我们跟踪那个车辆,装化肥就在这个地方,在那辆装化肥的车上,我们看到装的是复合氮肥和尿素等都是贵州津北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现在我们来到这儿,只剩下两种肥料。

随后,记者把所掌握的情况告诉了现场的执法人员。

中国三农发布记者杨汶:

00:26

我们买过他们的化肥,涉及了几个东西,一个“赤化化”这个化肥,这就是我们当时从他那个小车上,从这儿跟到三都水族自治县买的这个化肥,这上面有碳酸钙,专家说这个钙不能作为化肥使用,这个化肥的铵态氮含量是20%,其它的两种氮含量都是零。

据记者介绍,这些化肥就是出自贵州赤化化肥业有限公司的“赤化牌”肥料,也是送检的2号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只有铵态氮是19.7%,其它的氮含量均为0,与包装上标注的“铵态氮大于等于20%,氮含量大于等于20%”相距甚大。

眼下,仓库里除了能看到贵州赤化化肥业有限公司和贵州赤天化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肥料之外,记者曾经看到的由贵州津北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合氮肥已经不见踪影。

执法人员让仓库负责人提供这两种赤化牌肥料的检测报告,但是仓库负责人一直拿不出来。那么,没有检验报告的化肥,能在独山县销售吗?

贵州省独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大队队长石明海:

如果没有提供检测报告,当然不能销售。但是我们让他提供的话,他能提供就正常没问题。

不能提供检测报告,却能在市场上大摇大摆地销售好几个月,执法机关的执法力度到底用在了哪儿?

此时,来自黔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工作人员解释说,在上个星期,他们就已经对这里进行了执法。

贵州省黔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支队支队长周乐东:

抽样我们上个星期已经抽了,已经送省检测院检测了,但是报告没有出来之前,我不敢判定合不合格。在你们的报道没有出来之前就已经抽样了,送样的记录都有,这个我不怕你拍摄。

根据黔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的说法,独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上个星期已经对仓库肥料进行了抽样,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贵州省独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贵州省独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

没有,最近没来抽过样。

州、县两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说法为何不一,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个仓库里有问题化肥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随后,独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化肥进行了采样,并对这些问题肥进行封存。在对仓库进行执法之后,记者又跟随执法人员来到了位于独山县开发区的贵州津北肥业有限公司,来到大门口,一个奇怪的事情出现了。

中国三农发布记者杨汶:

贵州津北肥业有限公司这个大门,那天我们航拍的时候,这个“津北”两字都在,也就是几天前。今天我们刚到,他把“津北”两个字拿掉,变成了贵州肥业。

在这次记者到来之前,贵州津北肥业有限公司招牌中的“津北”两个字不翼而飞,到底是巧合还是故意?企业在怕什么?

(日前的航拍镜头)

(“津北”两个字不翼而飞)

走进生产车间,记者一眼就发现了一种非常熟悉的肥料。

中国三农发布记者杨汶:

我们从公司的这个生产车间看到的就是赤化牌复合氮肥,上面是赤天化化肥业有限公司,总养分大于等于20%,氮大于等于20%,铵态氮大于等于20%,也就是这个赤天化肥有限公司生产的肥料就是贵州津北肥业生产的肥料,是同一个生产商、同一个厂家。

敢生产,却不敢打上自己的企业名称,企业又在怕什么?在生产现场,让记者产生疑问的远不止这些。

中国三农发布记者杨汶:

在贵州津北肥业有限公司看到另外一种肥料,叫复合氮肥,碳酸钙大于等于33,铵态氮大于等于6%。我们从这个上面看,他写的是湖北天农肥业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地址在宜昌市,但是我们从这个上面没有看到任何的生产厂家地址。

敢生产其它企业的化肥,却不敢打自己的生产地址,这到底是仿冒还是造假?很快,新的疑问又出现了,在生产车间发现了两种生产自其他企业的化肥,不由得抛出疑问,其他企业生产的化肥,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记者最大的疑问是,为何进入车间短短10分钟之后,执法人员就全都不见了?经过打听才知道,他们和公司负责人已经上楼了。直到记者离开,也没有再见到执法人员的踪影。

离开独山县,记者来到了贵州省息烽县的一家化肥企业——贵州西洋实业有限公司,因为节目中出现的8号肥料,也就是在镇远县看到的一位农民买到的假化肥,仿冒的就是这家企业的化肥。记者希望从这里了解关于假化肥的更多线索,以便让执法人员更好地打击。

贵州西洋实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扬:

最近,我们业务人员在贵州的镇远和其他地区都发现了少量的西洋假化肥,在第一时间我们业务人员已经向当地公安机关进行了报案处理,公安机关正在侦查阶段。作为一个正规的化肥企业,我们一定要严把质量关,也希望其他的化肥企业能够做好化肥的质量,同时也希望政府监管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力度,保证农民的利益。

年年打假、年年有假

农资打假行动

依然任重道远

农民是消费化肥的最大群体

要保护农民利益

地方政府相关部门

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独山县市场监管部门做得怎么样

我们不予置评

只希望他们能够自问一句

“我们尽责了吗?”

最后

我们也提醒农民朋友

购买化肥的时候

千万不要贪便宜

尽量买正规品牌

同时不要忘记索要发票

这样万一出现问题可以追溯

记者|杨汶摄像|齐文明

编辑、视频剪辑|康轩山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农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