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十年,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全线贯通
4月25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兰铁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兰铁路公司)获悉,今日上午,随着跃龙门隧道右线最后1米拱部围岩被凿通,成兰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跃龙门隧道历时十年实现全线贯通,为成兰铁路全线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成兰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规划网“兰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200公里。成兰铁路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四川省最艰巨的恢复重建交通工程。
跃龙门隧道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高川乡和阿坝州茂县土门,穿越龙门山山脉,地处汶川地震灾害核心区,地形陡峻,岭谷高差悬殊大,地质灾害频发,具有“四极三高五复杂”的特点,是国内在建铁路最为艰难的越岭隧道之一,创造了辅助坑道规模全国第一,早古生界非煤有害气体逸出段落长度全国第一,5亿年前寒武系高地应力软岩变形段落长度全国第一,单隧穿越地质地层时空长度全国第一。
跃龙门隧道为双洞分修隧道、左线全长19.981公里、右线全长20.042公里。隧道于2012年12月开始施工,左线于2021年11月28日贯通,右线于2022年4月25日贯通。
据中铁十九局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指挥长王海亮介绍,跃龙门隧道属于极高风险隧道,地处高裂度地震活动断裂带、岩溶富水带,同时具有下穿激流沟壑、高地应力、高地温、软岩大变形、岩爆等不良地质,隧道中还有高瓦斯、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隧道外部环境受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影响,极易发生危岩落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面对“软岩大变形群洞变形效应”的难题,参建人员将原有中间平导位置进行了外移调整,以减弱“群洞”影响。同时,成立隧道通风施工技术研究中心,解决有毒有害气体的排出。在尝试铁路行业的多种方法后,他们又向行业外“借智”,经过科学的计算和通风模型验算,并加以现场实践,独创“特长型高瓦斯隧道阶段型动态施工通风技术”,建立“主+局部”的多级通风系统,彻底解决特长型、复杂型隧道施工通风安全及高瓦斯管控的难题。
此外,针对大变形,首创了软岩大变形两台阶带仰拱(短台阶)快速封闭成环施工工法,确保了跃龙门隧道全线的顺利贯通。
成兰铁路公司成兰指挥部指挥长肖霞林表示,在跃龙门隧道建设初期,成兰铁路公司就开展了科学化的管控技术和动态管理研究,尤其是在软岩大变形主动控制、穿越活动断裂带节段、富水岩溶超前地质预报、特长高瓦斯隧道通风及智能物流组织运输等方面开展了科研攻关。跃龙门隧道的贯通为中国乃至世界高原山区铁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据了解,成兰铁路建成通车后,将结束川西北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与既有宝成铁路、兰渝铁路及川藏铁路、成西铁路共同形成连通西北与西南及华南沿海的干线铁路通道,对于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民族地区团结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红星新闻记者闫宇恒
编辑官莉
图据成兰铁路公司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